由 componentbeggar 發表於 週五 8月 31, 2012 8:54 am
在電子業待了廿幾年,幾乎沒有看過良率100%的工廠,
為什麼同型號的電晶體,每一個量出來的Hfe都不一樣?
幾年前才知道,半導體這個『高精密』的產業,
良率也不是100%,那麼遊走在『及格』邊緣的產品怎麼辦?
丟掉!?講兩個我親身經歷吧!
你看過最早的NB嗎?還是黑白的LCD哩!
你知道那時(1992年)LCD的亮度嗎?___只有75nits
三年前我離開電腦公司時,NB的LCD的亮度到___270nits
當彩色LCD剛出來時,亮度不夠怎麼處理?
上、下各一支CCFL(後來都只有一隻),
太陽底下沒有相同的兩個東西,所以,當時常常看到:
一片LCD上下亮度明顯不均,
當年,LCD全掌握在日本人手上,日本人倒也很誠實地說:
亮度均勻的,會優先給CAI___Compaq、Apple、IBM
剩下的,你要,就自己想辦法克服亮度不均的問題!
跟TI討IC,這事我也幹過,只不過:
當我在做PCM1794A Mono/Mono時,
就有那麼一顆,設成Mono動作時,輸出減半(四個輸出中有兩個無輸出)
所以,我的認知是:
TI只不過把本來該丟掉的規格邊緣品,送給普羅大眾去熟悉他們家的產品!
大家都可以免費拿到TI的IC,連運費他都幫你買單!
那麼,花錢採購TI的IC製成產品的廠商情何以堪?
18